唐代诗人无时不写诗,无事不写诗,比如搬家。俗话有搬三次家等于失一次火的说法,搬家的损失无法估算,而唐代诗人刘禹锡先后三次搬家,住房条件越来越差,但他并不恼火,挥毫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、千年传诵的名篇《陋室铭》,尽显豁达性格。
很多人说唐诗已经达到了鼎盛的至高峰,后人很难超越,比如宋代和元代,由于造纸和印刷术越来越发达,文人们学习文化、查阅资料越来越便利,应该更能写出水平更高的诗歌,然而宋朝只能炫耀宋词,元代人则以杂剧为傲。
其实宋代也出现了很多诗人,如苏轼、陆游、王安石等文学大家也写了不少宋诗,但是宋诗虽然独具特色,却无法超越唐诗。归根结底在于,唐代三百余年诞生了数千位诗人,他们的诗歌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,宋人、元人可以模仿,但却难于超越。
就像唐代诗人刘禹锡,他因支持革新被贬至到安徽和州县担任通判,按规定他可以住上三间大瓦房,但时任县令故意刁难,三次催促刘禹锡搬家,最后住进了一间陋室。刘禹锡却满不在乎,挥手写下了一篇《陋室铭》。
有人说这篇文章是刘禹锡的悲愤之作,毕竟遇到了一个势利眼,搬家越来越简陋,加上俗语有搬家损失如失火的说法。然而我们通读这篇《陋室铭》,虽然也能见到一些火药味,但是通篇的感觉,我们体会到的是刘禹锡的高雅之风。
文章的前四句是个铺垫。山之所以出名,其自有的险峻和秀美当然很重要,但是一座山如果没有传说,没有故事,恐怕也很难吸引游人。同样,谭水也因为其中有蛟龙的传闻,而举世闻名。开篇以山水起兴,作者的文采的确不凡。
接下来两句就有些火药味了。作者虽然住在简陋的房子里,但他说因为他的品德高尚,这间陋室也声名远播。就像现代人,有人住着豪宅,开着豪车,但是因为品行不端,而令世人不齿。反而那些住着简陋的房子里,因为人缘不错,天天门庭若市。
接下来,作者开始描述自己的陋室生活。这间陋室虽然偏僻,但是景色还算不错,这里没有红砖青瓦,没有大理石地板,但是却有柔软的草坪和枝繁叶茂的碧绿。这种生活完全融入了大自然中,按现代的说法,这几乎就是乡间别墅。
作者在这里招待宾客,来的客人都是满腹经纶的文化人,而没有不学无术之辈。他们在一起高谈阔论,吟诗作赋,甚至可以弹奏高雅的古琴。而作者独自一人时,又可以阅读经典,静下心来修身养性,陶冶情操,这是一种神仙般的生活。
之后的两句作者似乎有退隐之心。他对世俗的繁杂已有厌倦的意思,同时他觉得在官场,那些劳累身心的公务让他不胜其烦,而独住在这陋室里,既听不到嘈杂的声音,也躲开了人世间的蝇营狗苟,他已陶醉在这种现实的生活中。
然而接下来作者列举了两个历史人物,一个是诸葛亮,一个是西蜀的辞赋家杨雄,这两个人都不是归隐之人,特别是诸葛亮,隐居南阳卧龙岗,胸怀三分天下的大志。作者在这里没有提到陶渊明,可见他还有志向,没有彻底出世。
刘禹锡的人生是奋斗不息的,他虽然经历坎坷,但始终没有打算退隐山林,即使连续多次被迫搬家,既使住在简陋的房子里,他依然拥有高洁傲然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,这一篇《陋室铭》无论是思想,还是艺术,都堪称千古佳作,脍炙人口,千年传诵。
信息来源:
http://www.888888868.com